机会来了公告管理公告通江省新高考政策调整 学考选考分卷考试知公告通江省新 分卷考试知公告通江省新高考政......详细

网站首页 >> 高考动向 >> 文章内容

高考语文 | 2019考试说明变化解读及高考预测

2019-01-26   来源:博智教研室  作者:慎思   浏览: 223[字体: ]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延续2018年试卷结构和分值特点的基础上,将会把实用类文本阅读调至文学类文本阅读前边,这样安排更符合考查能力层级的循序渐进。

 

 

 

1.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方式和考向保持稳定,选材依然倾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和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文性问题思考这两大主题.

2.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采取非连续性文本形式,文本出处更加宽泛多样,媒体报道、网站论坛发言、科普读物、学术专著等,均有可能成为选材对象。主观题的设问更加侧重于要求考生从立场、视角、功能、目的、文体特征等角度分析不同片段间的异同。

3.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全国三套卷中可能会出现“散文”的身影。小说选材具有反映革命文化的倾向,如抗战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题材,或者是一些具有革命情怀的作家的普通题材作品。散文主题倾向于“大江大河”情怀的抒发。

4.语言文字应用部分

2018年采用大语境联合考查语言文字基础运用能力的形式会延续下去,但是考查形式不拘一格,三道选择题中至少会有一个考查对象发生变化。比如对成语的考查可能采用“判断运用正误”式,在语段中给出四个划线句子,每个句子包含一个成语,让考生判断哪个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有误;比如对病句的考查,也可能采用“判断是否存在语病”形式,在语段中给出四个划线句子,要求考生选出存在语病的一句。往年出现过的多个句子复位排序和虚词复位也可能与大语境结合重返试卷。

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延续应用文修改的可能性要大,毕竟这道题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另外一道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的可能性也较大,不过图片形式可能不会继续使用流程图,而是采用说明某一领域问题的数据图,考查考生分析数据和发表见解的能力,或者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图片,考查考生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思维能力。

5.作文命题体现着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作为具有非常强烈的“周年”意义(建国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的2019年,作文命题一定会引导考生思考“青年”“责任与担当”这两大话题。另外对于思维品质的考查也会在2019年作文命题中延续,引导考生学会用独特的思维看待问题,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END-----------------

 

 

 

我来点评
热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