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 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 秦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C. 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D.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大一统理论来源与“尊王”、“内华夏”、“崇礼”的观念有关。根据所学,周朝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之势,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这与“尊王”相关;而与分封制相配套的礼乐制度,是“崇礼”的重要来源;同时,西周、春秋时华夏族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大一统的来源与西周分封制关系密切,C正确。A项时期不符合“崇礼”的要求,夏商时期没有形成礼乐制度,A错误。秦朝时期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是“尊王”而是君主专制,B错误。大一统思想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不是来源,D错误。
2.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邰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C. 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迅速转型
D.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富可敌国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夫皆富,政将在家”,即政治权力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B正确。材料没有表示会引起争霸战争,A错误。C项属于过度推断,不符合材料,排除。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应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而不是诸侯国之间经济地位的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主旨。材料通篇在讲一个“富”字,结尾处又说“政将在家”,明显是在说经济地位的变化对政治变化的影响,抓住主题,即可分析出正确答案。
3.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杀死侮辱父亲的人可以从轻处理,这表明法律中带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的意味,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A项正确。题干强调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无关,排除B。题干强调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与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无关,排除C。题干强调审理案件受儒家伦理影响,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 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
- 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苏淮海中学、盐城中学、淳...
-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
- 河南省豫北豫南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 河南省豫北豫南名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 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
- 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
- 广西贺州市桂梧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1月第四次...
- 广西贺州市桂梧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1月第四次...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文)...
-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