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了公告管理公告通江省新高考政策调整 学考选考分卷考试知公告通江省新 分卷考试知公告通江省新高考政......详细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06-03    浏览: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资源类别:学业考试 历史 试题 综合
资源格式:其他 资源大小:244KB
下载次数: 需要积分:2
点个赞 踩一脚:
推荐等级:★★★
资源介绍:

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些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 《论语》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答案】B

【解析】根据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结合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双方,而且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结合所学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分析思考。

2. 董仲舒: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一认识

A. 有益于贤明政治的出现

B. 体现了老子无为思想

C. 实现了汉初的稳定局面

D. 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约束君主行为,促使君主要施行仁政,有利于出现贤明政治,故A正确;董仲舒是儒家代表,B错误;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家,不是汉初,排除C;董仲舒的思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D错误。

3. 南宋时,朱熹始建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提出为学之序,即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学之序所蕴含的理念是

A. “三纲五常

B. “经世致用

C. “格物致知

D. “知行合一

【答案】C

【解析】“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为学首先要广博地吸收,求学者在博学的过程中,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最后,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体现格物致知的理念,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为学之序的结果,不是蕴含的理念,排除D

相关评论
热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