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路是用导电胶带粘贴出来的,不需要焊接,而且按照电路原理图安排线路,容易学习,适合电子入门。
我们先看电路原理图,后面就可以照着原理图,用导电胶带拼贴电路了。
电路原理:
这个电路可以分成3部分,下面逐一分析原理。
第一部分,无线电波的接收
这一部分包括电路图中的L1和C1。
收音机天线L1是一个简单的线圈,就是是中学物理讲的螺线管,它的物理量是电感L。C1是可变电容,转动旋钮它的电容量是变的。L1和C1构成一个LC谐振回路,改变电容量,谐振频率也随着改变。这就是中波收音机的调台,也就是说,只有电台的频率与LC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我们才能收到它。
谐振回路收到的信号,一端进入集成电路TA7642的输入端,也就是2脚,另外一端通过0.01μF的电容C2与电源负极相连,其实也是与TA7642的1脚相连,这样才能构成高频信号的通路。
第二部分,信号的放大和检波
这个功能主要是TA7642完成的。
从2脚进入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因此会被进行放大,然后检波。中波广播是调幅波,比如电台讲“中波1200千赫”,意思是它的发射频率是1200千赫兹,而人讲话的频率可能才几百到几千赫兹,频率差着上千倍呢。检波的作用就是把高频信号里面的音频信号分离出来。检出的音频信号从TA7642的3脚输出。
仔细看电路图,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分别加在TA7642的2脚(中间经过电感L1)和3脚上,事实上是它给TA7642供电。R1又与R2串联,如果改变R2阻值的大小,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1两端分得的电压就会随着变化,这样TA7642的电压就跟着变,它的放大倍数也跟着变。事实上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改变TA7642的放大倍数(增益)的。
经过放大、检波后的信号从TA7642的3脚输出后,其中有害的高频信号经过0.1μF的电容C3进入电源负极,有用的音频信号通过电容C4进入下一级。
第三部分,音频信号的放大
这个功能主要是三极管9015完成的。
音频信号经过电容C4进入三极管的基极(b极)。C4是一个电解电容,注意它是有方向的,拼接电路的时候正负极不能接反。它是一个耦合电容,音频信号可以通过它进入下一级电路,但是直流信号不能通过,这样保证了两级电路不会相互影响。
我们这里用了一个最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很适合初学者学习。电阻R3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另一端接三极管的基极(b极)。这样b极电压就比e极低,调整R3的大小,让三极管be之间的PN结有合适的电压,这样音频信号经过它的时候,在三极管ec之间就会得到经过放大的电流。放大后的电流经过耳机BL,我们就能听到电台的声音了。
套件内容包括:
天线(调谐线圈)、电路底板(含调谐电容)、导电胶带、耳机插座、7号电池盒、电子元件包。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电子元件。
下图是用到的3个电容,其中电解电容是有正负极的。
下图是用到的3个电阻。如果您没有万用表,电阻很容易弄混。当然根据电阻上的色环,可以读出它们的阻值,但是我一直都学不会这个技能。我们提供的电阻是分开装的,包装上标有阻值,建议您只有在需要安装某个电阻的时候,才把它拿出来,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下图是PNP型三极管和收音机集成电路TA7642。它们引脚的名称都标注了。
我们用导电胶带搭建电路的主干。在拐弯的时候,不要剪断,比方要向左拐,就先向右拐一下,用手指压平,然后再向左拐,再压平,就美观了。
下图是铺设完成的电路板,就剩下粘贴电子元件了。
剪小块导电胶带,把电子元件的引脚贴进电路。用手指用力压一压,尽量粘紧一些。注意下图里TA7642引脚的弯折方向,而且摆放的位置要适当倾斜,保证尽量长的引脚被粘贴进电路中,因为越多金属被粘进电路,导电性能就越好。
电阻和电解电容的引脚很长,可以先弯折一下。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不能摆错。
注意下图三极管的引脚方向。
电子元件都粘贴完成后的样子。大家自己贴完,最好照图检查一下自己的作品。
两个鳄鱼夹分别夹在天线(调谐线圈)的两端,让它与调谐电容并联。然后再把输入信号、耳机、电池(红色导线是正极)都粘贴进电路。
装上电池,插上耳机(3.5毫米插头的耳机,就是最常见的,能插在台式电脑面板和老式收音机上的那种),转动调谐旋钮,就能收听当地的中波广播电台节目了。
注意:
1、拼贴电路的时候,要避免“短路”,有些地方的导电胶带互相之间缝隙很小,注意不要让它们互相接触;
2、把收音机放在窗口位置,转动天线的方向,能够得到最佳收听效果;